张申平教授因长期伏案工作,造成腰肌劳损、颈椎疼痛,医生建议他尽量卧床休息,为了不耽误同学们的课程进度,他忍着疼痛、拄着拐杖,到教室为2018级中文系学生上课。

小科从张教授班上的同学了解到,张申平教授拥有清华大学文学硕士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双硕士学位,现在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主持过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在教学工作中,他也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应用起来,着力建设学校精品课程和在线视频课程,围绕课程建设参与撰写《大学语文》、《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等相关教材。
同时,作为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以及重庆市科普专家,曾多次在重庆图书馆“三峡大讲堂”和校内外主讲中华传统文化讲座。

张教授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社会现实,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心中种下片片桃花源。

张教授的学生王馨仪回忆起大一上学期的《古代文学史》课,“张老师讲到文人五言诗的冠冕《古诗十九首》,他用最平静的语气,诉说了汉末时期底层文人的悲惨遭遇,他两眼湿润,为大家分析着汉末时期的那段往事,从他的眼神中,我们真切体会到什么是自上而下的动荡、自下而上的惊惶。”
张老师课堂的PPT设计也非常独特,用PPT做指引,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本上的内容如抽丝剥茧般的表达出来,一步步带领着我们走进历史的那个时代、走进那群人,让我们真正明白这个时代文学的价值。”2018级汉语言文学李晓红同学这样说到。
这大概就是张教授课堂的魅力所在,带领学生无限贴近作者的人生,在短短45分钟内对一个时代的文学有了更加深厚的理解。
“希望教授给同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想让同学们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和古人的立身行事,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张教授谈到。
除了平常的上课,张教授还特别喜欢打篮球,也喜欢旅行,到山水田园中去,感受生活中的善意。

张教授跟小科讲到,协调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每天都要有一张笑脸,每天都要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快乐。只有身心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阳光向上的课堂氛围。最后,张教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当中不要太急功近利。要把大学四年的时光。当作一段美好的人生的旅程。既要学以后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让我们的思想、情感、道德、意志、人生信念得到一定的锻炼和升华。
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完美的、健康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UxNzg5NQ==&mid=2649510467&idx=1&sn=f9bb09ac8b25728ecdbd3cb0266414e2&chksm=88a6dfebbfd156fd12625cfa1d825a4c2a66ce5db81173607bb28a85a2e5a78b625b2f76370c&mpshare=1&scene=23&srcid=#rd